救生设备网 > > 应急产品 > 地震需要准备什么物品

地震需要准备什么物品

来源:https://www.dtdyjs.com 时间:2024-09-0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地震需要准备什么物品

地震准备物资有水,食品,处理外伤的辅料和急救手册。

为了应急,应储备家庭使用的三天水量,可以参考每人每天4升的标准储存,2升用来饮用,2升供准备食物和清洁卫生,若有儿童、老人、病人则需加量。水须装在干净、密封、易携带的塑料瓶中。

准备足够72小时之用的听装食品或脱水食品、奶粉以及听装果汁。干麦片、水果和无盐干果是很好的营养源。选择无盐饼干、全麦麦片和富含流质的罐装食品。只储备无需冷藏、烹饪或特殊处理的食品,包括婴儿和特殊饮食需要者的食品,准备一些厨房用具和炊具,尤其是手动开罐器。

所配备的应急用品除了普通地震应急包内的物品外,一般还需适应地震灾害救援使用的装备,如帐篷、睡袋、地席、安全头盔、头灯、对讲机、安全鞋、军用工兵铲等。

地震无法预测的原因:

地震无法准确预测,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活动,而我们对于地球内部的了解非常少,毕竟自古以来,就有着“上天容易入地难”一说,除非未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注意让我们彻底搞清楚地球的内部世界,我们才有机会对地球做出准确预测。

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能做的就是提前预警,简单来说,就是在地震到来之前的几十秒,甚至是几分钟,发出地震即将到来的通知,让大家寻找安全的地方进行躲避。

这些原因导致地壳内部的应力积累,当积累的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限制时,岩石会发生破裂和滑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地震。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地震的原因和机制,努力提高地震预测和应对能力,以减少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二、家庭常备应急物品储备箱里包括

家庭应急包应具备以下基本物品,应急食品、应急卫生用品、求救工具、等几类应急物资。

1,应急食品

应急食品包括高能量,高营养的可以保存4年的军用食品。如单兵自热食品、军用能量棒、压缩食品(如压缩干粮)、军用罐头、军用巧克力、可以保存三年的小分子救生水,能有效地为机体利用,延缓人体对水的需求。(注:普通食物也可以,基本要求是可以补充能量)

以上这些食品可以保证在灾害发生时,不至于挨饿,并且可以保持身体体能。

2,应急急救用品

受到外伤骨折及出血的时候,可以及时固定骨折部位及止血包扎的卫生用品,如超过地方质量的军用卷式夹板,杀菌止血促进创伤愈合的创口贴,具有广谱杀菌功能的消毒剂,抑菌和预防皮肤病的清洁包…等(注:另外纱布、创口贴、消炎药也需要准备,建议购买一个医疗箱)。

3,求救工具

求救工具,就是指发出光和声音的应急物资, 包括可以传出大约几百米远3000赫兹口哨。含有报警及收音机功能的手电筒。都可以发出光量或声音 ,发出求救信息。

扩展资料:

应急包内其他物品:

1、个人信息卡

个人安全信息卡上的信息资料,紧急情况下,这些记录着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就医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的信息资料,将给抢救伤员赢得宝贵时间。

2、笔记本

在比较难识别方位的地方可以随时撕下单页做记号,或者记录一些信息,现在一般拥有防潮湿防水的作用

3、急救手册

里面记录产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重要的是里面的应急卫生用品的有效期和应急食品的有效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家庭应急包

三、地震在哪里最安全?

详细的你可以下载一本《地震安全知识与自救手册 》看看下面只是简单介绍 一、成因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地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漏、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 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家中应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家中的液化气和电源总阀。

四、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也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也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异常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五、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贮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免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六、逃生

1、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只有12秒左右的时间。造成不要惊慌失措,应迅速寻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贪恋财物。

2、如被压在倒塌物下,不要随意搬动周围物品,防止引起更大的塌方。

3、不要长时间大声喊叫,保存体力,当附近有人通过时,立刻呼喊或有节奏地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向外界求救。

4、不要轻易跳楼,尤其是高层建筑。自救逃生或等待救援还有生存的希望,贸然跳楼会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5、剧院等公共场馆内人数众多,由于互相拥挤、盲目冲撞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罕见。所以要听从指挥,跟随人流有秩序地快速撤离。不要逆向行进或俯身捡拾物品,这样会被人群挤倒踩伤,甚至丧命。地震逃难时,携带物品宜精不宜多。带多了确实害处不少:一是行动不便,在非常时期不能灵活应变;二是容易使人精疲力倦,招致疾病和灾难的打击;三是阻塞交通,给救灾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同时容易招惹火灾。

地震应急、避难需要带哪些物品最适宜呢?日本是个“地震国”,每年发生地震的次数约占全球的总数10%。据统计,东京每年有感地震 30-40次。所以,日本人吸取关东等历次大地震的惨重教训,各地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不少地震避难时应急物品项目。这里不妨介绍几个主要地区的一些情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比一下它们的长处和不足。

东京千代区发行的避能袋中装有:干面包10个、塑料杯、包扎用的纱布、军用手套、红药水和碘酒等消毒剂、牙刷和牙膏、蜡烛、开罐头用具、手纸、肥皂、刮胡须刀、避难地图、防灾指南针等。这些东西都被塞进一个塑料袋中,然后再装到避难袋中去。袋上标有各个人的住址和姓名。另外,地震发生时常备物品有:

小型软垫6个(保护头部)、手套6副、替换衣服、蜡烛和火柴、手电筒2个、微型收音机一架、军用水壶(两周换一次水)、罐头和开罐头用具、干面包、急救药一套、绳索、粉笔、印鉴、地图和贵重物品等。以上东西分别装在旅行包内。

地震应急物资与每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准有关。参考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地震应急避难可以选用如下主要物品:

(1)食品:3天左右的干粮(饼干、面包、方便面等)。

(2)饮用水:平时用军用水壶或塑料瓶装满,并隔一段时间更换。

(3)日常生活必需品:一两套替换衣服、手电筒、火柴、蜡烛、小刀、袖珍收音机、洗脸用具(香皂、肥皂、牙刷、牙膏、手巾、梳子等)、手纸(包括妇女卫生纸、有婴孩的还应准备好尿布)、个人常用防身药品(伤药、止痛药、胃药等)、茶杯、饭盒、适量现金和粮票、工作证或身份证、印鉴等。

(4)机动物品:如塑料袋、雨衣或雨伞、绳索、口罩、手帕等。假若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或个人有兴趣者,那么不妨准备几根导尿管。1966年刑台地震时,不少人死于泌尿系统的损伤,或者说是被尿憋死的。当时若有一些导尿管,可能会使相当的一部分人幸免于难。所以,准备这些小小的急救器材,不仅可拯救别人,自己也可能受益。

1、学习防震避震经验和方法

日本人将历次地震中个人防震避震的经验总结为十条:1)要躲在坚固的家俱下;2)赶紧熄火;3)不要仓惶逃出室外; 4)发生火灾立即扑灭;5)要徒步避难,尽量少携带东西;6)严禁在狭窄的地面、墙根、悬崖、河边停留;7)注意山崩和地裂;8)在海边要注意海啸,在低洼地要注意水淹;9)不要害怕余震、不要听信谣言;10)保持秩序、注意卫生。

2、分配各人震时应急任务

地震来临非常突然,家庭成员在平时应对防震避震的具体工作有所分工,以免地震时全家人手忙脚乱。

3、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地震发生后需要马上撒离到空旷开阔的安全地带,家庭防震会上应对此进行讨论,具体明确震后大家到哪个空旷地方最好,并定出最快捷最安全的途径。

4、准备避难和营救用品

家庭成员每个人准备好自己最必需的生活用品,一般原则是宜精不宜多。

5、装修加固室内家俱杂物

历次地震调查表明,很多人曾被室内柜橱翻倒或放在高处物品落下所砸伤,甚至引起严重的意外事故。同时家俱杂物翻倒又防碍避难时外逃。

6、落实防火措施

地震时火灾是经常出现的次生灾害。特别是做饭时间发生地震,火灾出现机会更大。日本人因1923年关东大地震火灾烧死几万人的惨重教训,对防火工作特别重视,各种措施制定得很详细。

7、讲解卫生急救护理知识

地震时难免出现损伤,平时应学习一些卫生急救护理知识。例如,让家庭成员了解和学习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等护理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保护他人也等于保护自己。

8、互通地震情报

家庭成员之间,要随时交流各自观察到的宏观异常信息。在震前发现地光、地声、动物异常等临震征兆时,更要互相提醒注意,以便及时撒离。

9、进行家庭地震应急演习

日本人很重视防震演习,而且有些规模相当大。我们不妨在家族范围内进行小规模的演习。这样做一来可以熟练震时应急的技巧,二来可以以现家庭防震会上制定的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因人为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震动。除了自然之外,人为的活动(如矿山爆破、地下核爆炸等)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每年约有500万次。一般情况下,3级以上的地震人们才会有感觉,7级以上的地震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二、危害

1、城市:建筑倒塌、地下管线断裂、燃气泄漏、水源污染、人员伤亡。

2、山区:山体滑坡、水库垮坝等。

3、海上:海啸、风暴潮等。

三、预防

1、及时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 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家中应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简单点,如果你在家,最好跑到三角地带(譬如:墙角),因为那里易形成独立的空间,生存机率比较大.在室外,就最好去比较空旷的地方了(譬如:操场,广场等)

在水里安全。感觉振得不明显

在没发生地震的地方

最近更新

应急产品排行榜精选